什麽是三线?三线是1964年到1980年,主要涉及中国中西部13个省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、科技、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。三线厂为加强战备,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。
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,宜昌被列入三线建设,国家开始投资并内迁众多的工厂落户宜昌。从1966年开始,宜昌纺织机械厂、宜昌棉纺织厂、宜昌旭光棉纺厂、湖北开关厂、红旗电缆厂等多家工厂纷纷在宜昌落地生根。
1966年10月一个大型的橡胶制品企业中南橡胶厂在中南路选址建造,1968年开工建造,1972年建成投产。整个橡胶厂占地46。3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。中南橡胶厂,代号“137”,想当初这家工厂在宜昌可是明星企业,1988年和1989年,实现产值、销售收入双过亿元,是全市第一家“双过亿”户。
那个时代,中南橡胶厂在宜昌可谓是家喻户晓,很多年轻人都希望能到工厂上班。那时的工厂有自己的生活区,食堂、澡堂、电影院、邮局、银行、医院、幼儿园、中小学、篮球场、职工俱乐部等等一应俱全,厂区还有自己的警察和消防队。
福利待遇也是超好,普通工人的工资可以拿到七八十元,而当时宜昌人均工资才三四十元。工厂还有自己的医院,看病基本上都是厂里报销,逢年过节发鱼发肉。工厂还有自己的车队,生活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外面运进来。业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,工厂每星期都要放电影,每月都要组织活动。
进到90年代,137厂兼并宜昌市轮胎厂、宜昌市橡胶制品厂。但後来,在新型的市场经济冲击下,工厂开始走下坡路。2000年,工厂开始有职工下岗。2008年12月31日,随着交通的贯通,137厂的土地也成为一块香饽饽。几年之间,原本一片田园风光的水田菜地就变成到处高楼林立,道路四通八达的区域。
如今再次走进这片土地,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,一个个高档小区。楼宇之间,还有一些硕大的厂房,是137厂留下的,现在已经租给私人企业使用。137厂曾经红极一时,创造的“中南神话”背负着多少宜昌人民的骄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