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糕糕,今天想给各位宝爸宝妈分享几个小妙招,帮你们解决孩子不爱吃饭的问题。
01。不要过多关注孩子
过年的时候,我有次带着小团子去亲戚家吃饭,刚到没多久,就被亲戚拉着吐槽说他家宝宝吃饭太难了,孩子好像对吃饭没什麽兴趣,一家人都愁的不行。
後来饭桌上一看:
难怪孩子不爱吃饭,气氛太紧张了。
大家围坐在桌子上吃饭,只看到亲戚全家一边吃饭,一边时刻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:
孩子夹了两筷子肉,就让孩子“别只吃肉也吃点菜”
孩子吃了几口动作放慢了,奶奶立马关心:“这就吃饱了?太少了,多吃点。”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验过自己吃饭,别人一直盯着的感觉?真的非常影响食慾
所以,如果你发现自己似乎也有点“过度关注宝宝”,那就从今天起,让吃饭回归到自然状态,多去享受自己的食物,不要时时刻刻盯着宝宝。
如此,宝宝反而会吃得放松、愉快很多。
02。不在饭桌上批评孩子
这一点呢,也是很多中国家庭的“通病”:喜欢在餐桌上谈论一些严肃话题,或者趁着吃饭的时候教育孩子。
吃饭本来是一件轻松享受的事情,也是一家人欢聚的时间。
在这个时间段内讨论严肃话题或者教育孩子,不仅会让家庭氛围立马变得“低气压”,也会自然而然影响孩子吃饭的情绪。长此以往,还会导致厌食等问题。
03。少吃多餐,三餐两点
宝宝胃容量有限,一顿饭吃不了太多。同时呢运动量又大,所以吃进去的食物很容易消化。
如此,就导致了宝宝其实不太适合咱们一日三餐的饮食方式,更应该实行三顿正餐+两顿点心的“三餐两点”就餐模式。
不过要注意的是,“点心”指的可不是什麽垃圾食品哦~可以是一些水果、一杯牛奶,或者是一小碗蛋羹、适量的面点等等。
加餐的时间点也要把握好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:
加餐离正餐应该要有1.5~2小时的间隙。
04。接受宝宝偶尔吃的少
父母都希望宝宝多吃饭,长得好。
但是咱们每个人食量其实都是不稳定的,这餐多吃点、那餐少吃点其实很正常。宝宝偶尔吃的少了,不需要太过担心。
实在觉得宝宝这阵子都食慾不佳,可以先观察宝宝有无其他异常(拿不准的情况可以就医)。
没有的话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带宝宝去户外活动,宝宝运动量大了,消耗能量也多,自然胃口也会打开了~
05。吃饭目的搞清楚
宝宝不爱吃饭,很多家长还会无奈之下,采用“威逼利诱”的手段:不把这碗饭吃完,下午就不许吃小饼乾;你把这碟蔬菜吃了,就让你多看10分钟动画片…
长此以往,孩子不觉得吃饭是自己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,也感受不到吃饭的快乐,而是把吃饭当成一种任务,或者当成是一种筹码,去交换自己想要的种种奖励。
这样的状态之下,孩子怎麽可能会自主自发的爱上吃饭?
所以,在吃饭这个事情上,大家一定要明确:
吃饭不是任务,吃饭是人类的本能,也应该是一件人生乐事。
在这件事上,我们要做的,是提供丰富的、符合宝宝咀嚼能力的食物;是抓住孩子自主进食的讯号,让宝宝学着自己吃;是尽量丰富菜色,变换花样。
至於上桌後吃得慢、吃的少、不吃某一两种菜,咱们可以适当引导,但不用过度干预。
毕竟,这是宝宝自己的事情。